茶叶的品质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来鉴别。然而,对于普通饮茶者来说,买茶叶时,一般只能看干茶的形状、颜色,闻干香,从而判断茶叶的品质。质量更是难上加难。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如何鉴别干茶。干茶的外观主要从嫩度、条索、色泽、完整度、澄清度五个方面来判断。柔软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时看形状,湿时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很容易满足茶类的外观要求(如龙井的“淡、平、平、直”)。另外,还可以根据茶叶中有无前苗来鉴别。正面芽好,白毫外露,说明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的嫩度差,无论做工多好,茶条也不会有前芽和白毫。但不能仅凭毛量来判断嫩度,因为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同。比如品质优良的狮峰龙井,表面是没有毛的。而且头发很容易造假,很多都是人工制作的。芽叶的嫩度是根据毛的多少来判断的,只适合毛峰、毛尖、银针等“蓬松”的茶。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叶子还得是芽和叶。不宜单方面采芽。由于芽芯是未完全发育的部分,所含成分不完整,尤其是叶绿素含量很低。因此,泡茶不能只为了嫩而用芽心泡。
条状是各类茶叶所具有的一定形状规格,如炒青条、珍珠茶圆、龙井扁、红碎茶颗粒等。一般长形茶看紧实度、直度、强度、薄度。圆度和重量;圆茶看颗粒的松紧度、均匀度、轻重、空度;扁茶则看光滑度,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若绳索紧、身重、圆(扁茶除外)、直,则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高;如果形状松散、扁平(扁茶除外)、破碎,并有烟味和焦味,则表明原料陈旧,做工较差,质量较差。以杭州绿茶线标准为例:1级、2级、3级、4级、5级、6级、细紧、带前苗、紧细、带前苗、尚紧、尚紧、微松、粗、松,可以看出紧、实、实。前面的苗最好。
茶叶的颜色与原料的嫩度和加工工艺密切相关。各种茶类都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与油红茶、绿茶与翠绿茶、乌龙茶与红茶、红茶与油红茶等。但无论哪种茶,好茶都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爽。如果颜色不同、深浅不一、暗淡无光,则说明原料老嫩、做工差、质量差。
茶叶的颜色还与茶树的产地和季节有很大关系。例如,高山绿茶色泽翠绿,略带黄色,清新明亮;低山茶或扁茶色泽深绿,有光泽。在泡茶过程中,常因工艺不当而导致色泽变差。购买茶叶时,应根据所购买的具体茶叶种类来判断。比如龙井中,最好的石峰龙井,明前茶不是翠绿的,而是呈天然的棕米色,呈亮黄色。这是石峰龙井的一大特点,在颜色上与其他龙井有明显的区别。由于狮峰龙井的价格很高,茶农会创造出这种颜色来冒充狮峰龙井。方法是在炒制过程中将茶叶稍微炒过头,使茶叶变黄。真假石峰的区别在于,真石峰匀称光滑,淡黄嫩绿,有茶香;假的则松而空心,粗糙,呈淡黄色,有茶香和炒黄豆的香味。如果不进行多次比较,确实不容易判断。但一旦冲泡,差别就非常明显了。煮过头的假石峰,没有龙井应有的浓郁鲜嫩的香味。
完整度是指茶叶的形状和破碎程度。均匀度较好,破碎度次之。比较标准的审茶是将茶叶放在盘(一般是木制的)上,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按照形状、大小、重量、厚度、切碎形成有序的层。其中,粗的在最上层,致密、重的集中在中层,破碎、细的沉积在底层。对于各种茶类来说,中间层的茶量最好多一些。上层一般叶子较粗老,味道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较多,冲泡后往往味道过浓,颜色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