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肉馅的制作关键及其原理是什么(生肉馅的制作关键及其原理视频)

 食品加工技术     |      2024-04-12

糕点馅料可分为生馅料和熟馅料两类。生馅是将原料用刀加工后直接调味混合,不经加热熟化,直接包入糕皮中的馅。生肉馅,又称肉馅,是生馅的一种。以畜肉为主,其他家禽或水产品为辅。切碎后,通常加水或冷冻,与调味品混合。其品质要求是风味鲜美、肉质细嫩、卤汁浓郁,并保持原料的原汁原味,如猪肉大葱馅、猪肉三鲜馅、羊肉馅等。大部分都是水,而在南方,大多是冷冻馅料。下面以水馅和冷冻馅为例,简单介绍一下生肉馅的制作原理和要点。

1、注水

水馅又称水馅。因在馅中加入鲜汤、花椒水或水等液体而得名。制作方法如下:将新鲜牲畜肉绞碎或绞碎,放入容器中,加入酱油和盐,搅拌,使酱油和盐吸收到肉中,然后慢慢加入鲜汤等。并继续搅拌直至完全吸收到馅料中。然后加入香油、葱末、姜末、味精等拌匀。水打馅的特点是味美、肉嫩、滑爽。

水性馅要想有好的口感和口感,主要取决于肉馅的绒状凝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多少水分。肉馅对水的吸附主要来自蛋白质极性基团的吸附,也来自非极性基团的物理吸附、水分子间的多分子层吸附以及肉内部形成的大量毛细管微管填充物。吸附了水分。其中,蛋白质极性基团的吸附主要来自盐溶性蛋白质,如肌纤维中的肌球蛋白,它同时具有亲水和亲油基团,具有较强的乳化作用。馅料过程中析出的盐溶性蛋白质、水和脂肪颗粒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使肉馅呈凝胶状态。蛋白质复合物越多,脂肪颗粒分散得越均匀。在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变性并凝固,形成稳定的乳液。嫩度更好,粘合性更好,使馅料质感好。口感和质地。

因此,影响鹿茸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有:肥瘦肉的比例、肉的持水性、pH值、盐分、机械加工、食品添加剂等。瘦肉比例越高,结缔组织越少,肉的持水能力越强。当pH值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时(pH值为5.0),肉的水化程度最低;当高于或低于等电点时,蛋白质的有效电荷增加,肽键间的排斥力增强,蛋白质分子结构松弛。肉的水合作用增强,嫩度增加。一般来说,当pH值在6.5至7.2之间时,形成的鹿角胶的弹性最强。因此,新鲜宰杀的肉和冷冻肉不适合直接加工,只能经过后烹调或解冻后使用。适量的盐可以使肌肉中的盐溶性蛋白质沉淀,提高肉的保水性,增加肉的膨胀度,使肉变嫩。机械加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肉的切碎或切碎的程度;二是肉的加工程度。另一种是加水的混合过程。前者破坏肌肉纤维,肉的绞碎程度越高,游离或暴露的肌浆蛋白和肌纤维中的蛋白质就越多;后者经强力搅拌后,加速盐溶性蛋白质游离或暴露,增强与水、脂肪的结合,从而增强乳化效果,提高嫩度和结力。一些食品添加剂如大豆蛋白和磷酸盐可以改善肉的嫩度。

灌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原料选择:应选择瘦肉比例大、持水能力强、结缔组织少的畜肉。例如猪肉馅料,多采用三明治肉。其肉质细嫩,筋短而少。它可以是肥的或瘦的,并且具有很强的遇水膨胀倾向。对于牛肉来说,一般使用腰肉、颈肉等部位。羊肉的话,软排骨比较好。在馅料中,脂肪可使成品湿润有光泽、形状丰满、口感细嫩、气味芬芳。如果脂肪太少,特别是鸡肉等含油量少的原料,成品的口感就会粗糙;如果脂肪过多,就会超过蛋白质的乳化能力,导致绒胶松散,成品有油腻的味道。一般馅料中畜肉的脂瘦比为3:75:5,以4:6最佳。

2、原料初加工:肉中应去除骨头、筋膜、大血管等结缔组织。对于纤维粗、质地老的肉类,如牛肉,应添加小苏打或嫩肉剂,使肉质变嫩。取得美味的成果。肉可用绞刀剁成茸。越细,味道和质地就越好。

3、一般先加盐和酱油,这样水容易打进去,馅料味道也好;否则,不仅调味料无法渗透到馅料中,而且搅打时也不会松散,水分也不易被吸收,肉质也不会鲜嫩可口。

4、加水比例:加水量应根据牲畜肉的种类、肥瘦比、持水能力而定。水少了,粘性就会降低,水多了,粘性就会降低。羊肉比猪肉需要更多的水,瘦肉需要更多的水。不同种类的面食要求不同,加水量也不同。一般的肉馅,1公斤肉加水0.2~0.4公斤,而开封汤包的水量达到0.6公斤。加水时要分批添加,先多后少。每次加水后,朝一个方向剧烈搅拌。待水完全吸收,肉变粘稠后,下次加水。

5、肉馅拌匀后,放入冰箱冷藏1到2小时,这样更容易包起来。

2.混合冷冻馅料

拌凉粉是南方常用的做馅的方法,适用于包子、汤包等。制作方法如下:将煮熟的皮凉粉冷却凝固,切成块,放入锅中。肉末馅,加入各种调味料拌匀。冻馅的特点是鲜、嫩、卤汁丰富、口感好。

冷冻馅料的生产机理是肉皮中的胶原蛋白经过烹调后转化为明胶。明胶具有很强的结合水的能力,冷却后会凝固形成果冻状。肉馅里加入皮冻,使馅料粘稠,容易包。在加热和熟成的过程中,皮会融化,增加腌料,使其变得美味。这是一种有利于揉捏、增加腌料、增强风味的重要馅料方法。

准备冻馅,首先要把皮冻煮好。具体做法是:将生肉皮洗净,去掉猪毛、脂肪等,放入锅中,加水或清汤,淹没肉皮,煮沸片刻,捞出放入冷水里泡一会儿,然后放回锅里,用小锅。煮至皮烂,捞出用绞肉机绞碎,放回锅中,加入姜、葱、料酒,小火慢煮,不断撇去浮沫,煮开直至变得粘稠,然后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冷却后即成果冻。肉皮与水的比例为1:5。一般每500克猪皮加入葱、姜各20克,料酒50克,制成皮冻1500克左右。皮冻中添加的水量可根据气候变化增减。夏季使用硬果冻时,水量要少一些;冬季使用软果冻时,水量可稍稍增加。另外,制作皮冻时,要考虑到烹饪时蒸发的水分,使皮冻的软硬度符合要求。其次,皮冻的添加量应根据品种要求和皮的性质确定,一般为肉馅的40%60%。例如汤包加水和面或嫩酵母面团,每500克肉馅可混合300克皮冻,而大酵母面团的冷冻面团用量为200克左右,因为大的酵母面团会吸收汤汁并导致泄漏。漏电现象。最后,只需将皮冻切碎,加入到肉馅中即可。不宜搅拌太多,否则皮冻很容易软化,很难揉成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