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营养不良现象依然存在。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指出,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和不均衡的现象。儿童中还有许多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而引起的营养性疾病。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儿童健康和智力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上升,进而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度或不平衡引起的慢性疾病增多,成为人类丧失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死于慢性病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0%以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令人震惊。营养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补充时必须强调平衡。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配方大多来自西方国家。饮食习惯和体质的差异决定了中国人缺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西方人不同。用西方的配方是不科学的。但目前大多数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导致盲目补充的现象比比皆是。树立科学补充营养素的理念,已成为改善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平衡是关键,这些营养素彼此密切相关。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它们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能健康。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世界营养科学联合会理事、著名营养学家葛克友教授在2001年9月27日的科学报告中,给出了这样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木桶理论):目前中国人的营养状况是:有些营养素不足,需要立即补充;有些营养素已经足够了,不需要补充。体内各种营养素相互搭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协调,关系十分复杂。例如:维生素A受维生素E保护,维生素A防止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D、E、钙、磷、锌的氧化,必须按一定比例。维生素B1、B2、B6的比例必须为1:1:1。维生素B2和C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磷过多会导致钙的消耗。过多的铜会导致锌失去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新陈代谢。锌最好与维生素B6一起增加摄入量。因此,人体补充营养的基本原则是:缺什么就补,不缺就不能补,这样才能使人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达到平衡。钙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是中国居民最严重缺乏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日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到RDA(如果人体长期吸收不到足够的某种营养素,就会出现缺乏的风险。当摄入量达到一定值时,人们不会有缺乏的危险。这个值称为RDA值。)所需800毫克的49.2%。由于缺钙,可能会出现脚抽筋、盗汗、腰酸、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维生素B2是中国居民第二严重缺乏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日摄入量为0.8毫克,仅占RDA要求的1.3毫克的58.4%。各地区短缺状况差异不大。由于缺乏维生素B2,有些人会出现嘴唇脱皮、皮肤发痒的症状。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中国居民第三大缺乏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日摄入量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为维生素A,319微克来自-胡萝卜素的转化),仅是RDA要求的800微克的61.7%。很多人皮肤干燥、粗糙、眼睛干涩、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