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寒冷,自然生命封闭、隐藏。中医专家根据《摄生消息论》“调饮食宜寒温”的论述,提出冬季饮食“三加一”。其内容是指冬季饮食的三大原则:保温、防寒、防燥,附加一项是指进补。
“保温”是指通过饮食来维持体温,即增加热能的供给,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根据营养学研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肉、蛋、鱼和豆制品。优质蛋白质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肉类中,以牛、羊肉、兔肉为最佳,因为它们所含的动物脂肪较少。
“御寒”就是通过饮食来抵御寒冷。据医学研究,人们怕冷与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饮食中注重供给热量的同时,要注意矿物质的补充。中国人的饮食以五谷为养、五果为辅、五畜为利、五菜为补。一般来说,人只要不偏食,能品尝到豆、肉、蛋、奶等食物,人体对钾、钠、铁等元素的需要就能得到保证。特别怕冷的人可以多补充块根类蔬菜和块根类蔬菜,如胡萝卜、莲藕、生菜、土豆等,因为这些蔬菜的矿物质含量较高。为了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也可以适当食用。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豆类、花生、牛奶、虾米、牡蛎、蛤和橙子等。
“防燥”就是通过饮食来防燥。冬季干燥,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皮肤干裂、口角炎、唇炎等症状。因此,有必要在饮食中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维生素B2在谷物和蔬菜中并不丰富,多存在于动物肝脏、蛋、奶、豆类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三加一”中的“一”是附加的,指补品。俗话说:“一冬三九进补,来年无病痛”。冬至初,是进补的最佳时期。这里之所以把“补”看成“补”,是因为进补必须以“虚”为基础:虚则补。不虚则不补,更不能补多或补多。
补充一定要合理。“如果不足,就弥补吧。”虚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虚者,出现头晕、乏力、精神不振、懒惰、自汗者,可服用人参健脾丸、益中补气丸,或吃一些人参、山药、薏仁等;血虚的人可能会出现面色暗沉的情况。手脚麻木、心悸、视力模糊,可以服用十全大补丸、归脾丸,或者吃一些红枣、桂圆、阿胶、枸杞等;阴虚五心悸、热烦躁、失眠盗汗者,遗精、口干咽干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芪菊地黄丸,或吃些银耳、燕窝、百合、黄芪。ETC。阳虚者则会出现面色苍白、身冷肢冷、阳痿早泄、腰膝冷痛等症状。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鹿茸片,或者吃一些牛羊肉、肉桂、麦乳精等。